《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0年期末考试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时代的意义:
A、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B、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D、新时代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时代方位
正确答案:D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不充分
B、不平衡
C、不平衡不充分
D、不充分不平衡
正确答案:C
人的本质属性是:
A、本能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思维属性
正确答案:C
世界观是: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对人生目的和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正确答案:B
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其中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A、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
B、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C、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
D、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否高尚
正确答案:C
如何认识对待生与死,体现的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生命的哪些要素是无限的:
A、长度
B、宽度
C、价值
D、高度
正确答案:C
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
A、信念
B、理想
C、情感
D、意志
正确答案:A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的精神现象是:
A、信念
B、意志
C、情感
D、理想
正确答案:D
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意志
B、理想
C、情感
D、信仰
正确答案:D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关于理想信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理想是对信念坚信不疑的追求
B、信念是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C、理想和信念既区别又联系
D、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正确答案:A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是():
A、个人与社会矛盾的体现
B、社会对个人的支撑体现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D、社会与个人互动关系的体现
正确答案:C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形成了一个贯穿于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的优秀传统,即()。
A、实用主义
B、崇尚精神
C、理想主义
D、义利结合
正确答案:B
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A、解放思想
B、以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C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勤劳勇敢
C、团结统一
D、以和为贵
正确答案:A
()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中国精神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核心价值观
D、中国梦
正确答案: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前者是后者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A、社会主义道德
B、中国梦
C、中国精神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正确答案:D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的重大问题。
A、社会
B、政治
C、司法
D、国家
正确答案:A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劳动
B、社会分工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私有制的出现
正确答案:A
与法律相比较,道德规范提倡:()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应当怎样
正确答案:D
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曲折上升
D、平直前进
正确答案:C
“夙夜在公”体现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注重整体利益的精神
B、“仁爱”原则
C、重视道德践履
D、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正确答案:A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
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C、相互矛盾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正确答案:A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正确答案:C
法律强调规范指引,重在调整人们的()
A、内心世界
B、外部行为
C、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
D、内心世界或外部行为
正确答案:B
法和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等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在于()
A、法具有约束力
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需要全体国民共同遵守
D、法是成文形式的
正确答案:B
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是()
A、宗教规范
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政党行为规范
正确答案:C
我国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为了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全国人大最新的一次对宪法的修改是在()
A、1993年
B、1999年
C、2004年
D、2018年
正确答案:D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是()
A、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B、阶级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正确性的统一
D、先进性与正确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
A、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C、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正确答案:A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B、《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讲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课程
C、《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公共必修课
D、《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是一门理论课,不强调实践性
正确答案:D